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等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其中,河南28个项目获奖,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时,本次荣获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和创新团队奖,还填补了我省在国家科技奖励中的最后两块空白。
创新高:28个项目获奖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我省再次喜获丰收,共荣获国家科技奖励28项。从奖项类别分,有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5项;从牵头情况分,我省主持项目有9项,参与项目有19项。 据河南省科技厅相关人士介绍,此次河南省的获奖数量,在全国有获奖项目的67家推荐单位中,仅次于教育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 其中,今年我省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团队两类奖项,填补了我省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类别最后两块空白。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中信重工高端矿山重型装备技术创新工程”获得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 农业方面,农民育种专家徐才智主持完成的“高产早熟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国审偃展4110选育及应用”获得工人农民奖,他选育的小麦品种推广7343万多亩,取得经济社会效益45.24亿元。 亮点:宇通成唯一获奖的整车企业 纵观我省今年的获奖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团队两类奖项 实现了国家科技奖励类别全覆盖。由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中信重工高端矿山重型装备技术创新工程”获得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 由邬江兴院士牵头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网络通信与交换技术创新团队获得创新团队奖。 工业领域获奖项目涵盖面广 我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斩获颇丰,如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金龙铜管、洛阳维达石化、中讯邮电等单位完成的项目也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农业领域优势不断增强 农民育种家徐才智主持完成的“高产早熟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国审偃展4110选育及应用”,获得工人农民奖,他选育的小麦品种推广7343万多亩,取得经济社会效益45.24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医药传统优势持续发力 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主持完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继2012年我省中医药类成果实现零的突破后再次获得国家奖励,反映出近年来我省传统中医药现代化步伐加快。 宇通成为2015年度唯一获奖的整车企业 在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项当中,河南工业领域获奖项目涵盖面广,特别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客车方面,表现优异。 如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因此宇通客车成为中国新能源客车领域首个获奖的整车企业,同时也是2015年度唯一获奖的整车企业。 据宇通客车新能源技术部高建平博士介绍,此次宇通客车获奖主要是因为在技术上实现了对新能源客车研发瓶颈上的“三大突破”。“突破高效动力系统技术,关键零部件技术完全掌握,结束了我国客车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历史,综合节油率提高15%、实际运营中平均续驶里程延长40%、轻量化材料运营车重比传统客车轻1吨以上。” 新能源客车的大量推广,给公众带来的最现实的好处就是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目前,我国城市公交车主要以柴油车为主,是城市大气微粒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推广新能源客车是大中城市节约能源和改善空气质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截至2015年10月,宇通系列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并已在法国卡塔尔、波兰和我国台湾地区示范与销售。其推广的产品每年可节油9300万升,节气2亿Nm3(标方),每年可为用户节省燃料费用约14亿,减少碳排放约64万吨,减少PM排放约79吨。 涨知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个啥概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大会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每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人员为1-2人不等,截至目前共有25人获此殊荣,平均年龄超过80岁。 它的奖项设置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2人 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共获国家科技奖励28项,其中有7个项目与河南6所高校有关,有的是牵头单位,有的是参与单位。 在所有奖项中,含金量最高的要数信息工程大学摘得的“创新团队奖”,它填补了我省在国家科技奖励类别中的一块空白。 从数量上看,河南农大则是最大“赢家”,他们有3个参与或主持的项目获奖。 创新团队奖:让电话走进咱家 创新团队奖,是2012年才增设的奖项,也是我国科研团队的最高荣誉。 这个奖项的获得,填补了我省在国家科技奖励类别中的一块空白。 信息工程大学获奖团队是“网络通信与交换技术创新团队”,这个团队是由信息工程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技术骨干组成的。 这个只有百余人的团队,曾4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军科技创新群体,荣立集体一、二等功各1次…… 他们的研究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 上世纪80年代,美日等国家抢滩我国通信市场,装部电话要预交5000元,还得等上一年。正是这个团队研发出了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让电话迅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打破了西方国家“中国人20世纪不可能造出程控交换机”的断言。 该团队在邬江兴院士的带领下,还取得核心路由器、新型网络架构和全IP移动网等重大创新成果,开辟了我国宽带网络技术从跟踪研究、同台竞技到自主引领的发展道路;提出并实现了拟态计算新理论,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结构动态可变的拟态计算机,使我国计算机领域实现从跟随创新到引领创新、从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跨越……
除此之外,金龙铜管、洛阳维达石化、中讯邮电等单位完成的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信工大摘“创新团队奖”,河南农大也是“大赢家”
农大成赢家:参与或主持3个项目获奖
这次,河南农业大学主持或参与的3个项目获了奖。 其中,范国强团队的“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是他主持的“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后,再次摘得该项荣誉。 泡桐是二倍体品种,不易存活。范国强带领团队进行了长达19年的研究攻关,建立了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体系,培育出了优势突出、特性优良的四倍体泡桐新品种,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白花泡桐基因组精细图谱,还创建了一套四倍体泡桐苗木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河南农业大学参与的“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和“稻麦生长指标光谱检测与定量诊断技术”两个项目也摘得了二等奖。 河南高校获奖情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奖: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网络通信与交换技术创新团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通用项目): 河南农业大学 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 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河南中医学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河南农业大学 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河南农业大学 稻麦生长指标光谱检测与定量诊断技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精量滴管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应用 另外,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主持完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继2012年我省中医药类成果实现零的突破后第二次获得国家奖励。 (来源:新华网 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微信 河南商报)